2010年,一名年轻小伙怀揣着对未来的迷茫投身到自动化行业,开启了与利元亨初创团队的奋斗历程。但他没有想到,自己会在这个行业待这么久,久到三年、五年、十年;久到在这边遇到自己的另一半;久到从一名普通工程师变成独当一面的技术型管理者。
现在就让我们走进Summer的成长史,去了解这个和公司一起成长的男人吧。
01需要发自内心地热爱工作
“每一份工作都有一个困惑期、迷茫期,在磨合与学习阶段会遇到很大的心理压力,如果没有发自内心地喜欢、热爱这份工作,这个压力就会把人压垮。”
这个“愣头青”抱着试一试的心态踏足自动化行业,进公司后就开始勤勤恳恳地制图,或许迷茫过却不曾怀疑。这得力于一直亲力亲为带领着他的公司领导杰总,给了他很大精神层面的支持和正面的影响。这也是利元亨一直以来的领导风格——“不做甩手掌柜”。
从设备的设计、装配调试,领导层到一线事必亲躬,一群人一条心,热爱着一堆铁在自己手里变成自动化设备的过程。在公司初期,规模有限,项目压力大的情况下,所有人热火朝天地奋斗在一起,构建出难以割舍的战友情。
事业和家庭如何平衡?这是所有职场人都会遇到的难题。但杰总曾经对Summer说:“如果家庭和事业出现冲突了,首先要把家庭问题解决了。”
当Summer成长为一个领导者时也奉行这个准则,在这方面不断改进着。通过给女孩子下晚班打车补贴等方式替员工着想,凝聚人心,汇聚力量。为什么越来越多人愿意投身在这么苦的制造业,也许一位好领导也是让团队伙伴热爱工作的动力吧。
02成长就是滚钉板,做别人做不到的事
Summer提到:“参与主导研发第一代化成容量设备是入行十年来最引以为豪的事情。”
五年多来,化成容量设备不断更新迭代,已渐渐沉淀为标准机型,销量近千台,在业界赢得了好口碑。这一切都不得不说五年前那一群做非标死磕的人,因为第一次经验不足,造成30%的超高异常改善,几乎是关键机构的全盘推倒重来。也因为这一次经历,Summer在设计更加注重研究技术协议、设计标准、行业标准。同时,公司也对设备生产流程进行了优化改善,批量机型的关键机构提前进行设计验证,在前期规避风险点和有效降本。成长很苦,但是回过头来看来时的路,每一步都脚踏实地。
利元亨从单机设备做到整线、整厂定制研发。利元亨从来没有安于现状,把自己放在舒适区里,敢于面对世界五百强、行业头部企业的高标准严格要求,通过客户不断地锤炼自己,做别人做不到的事。
从第一次听说EDS设备安全标准到成立自己的标准组;从有第一份企业标准到现在的企业标准手册、行业标准手册;从国内认证到取得一系列国际认证。为了应对客户对标准化越来越高的要求,利元亨已经变得越来越规范、越来越强大。
03 工程思维是每个岗位必不可少的思考方式
“采购人员的专业能力十分重要,但是拥有工程思维的采购人员在业内是很紧缺的。工程思维可以决定他在这条路上能走多远。”
从机械设计到研究院标准组到现在的供应链,Summer可以说流转了公司的两大重要职能中心。不同岗位的沉淀锻造了他成熟的工程思维。把机械设计的经验总结编写成一套标准,再把标准化思维用在供应链的品牌收窄和优化上面。谈到工程思维的必要性时,Summer说,采购人员的专业能力十分重要,但是拥有工程思维的采购人员在业内是很紧缺的。工程思维可以决定他在这条路上能走多远。
以Summer现在的岗位来说,工程思维可以帮助他在做一些有关设备物料的采购决策上有纵深的想法,与供应商长远地建立合作关系。在产品选型的过程中,由于对接的部分供应链人员为非科班背景出身,产品选型有时会依赖我们的工程人员。这个过程十分费时费力,项目紧急的时候还会耽误我们工程师本身的设计任务。
这时,Summer带来的设计团队,可参与前端评审,结合产品的应用优势,给设计和装配提供选型意见和建议,把定制化的产品串联起来。专人专项跟踪并总结出一套标准化手册,大大降低采购时间及人力成本。利元亨已直接与Omron、Festo、ABB、Fanuc、BECKHOFF、SIEMENS等全球知名品牌建立稳定合作关系,互利共赢。
滚着钉板地成长,入行十年,时光匆匆在脑海里留下知识和经验的痕迹,以Summer为代表的每一个利元亨人都在奋斗着、奔跑着…
“希望我们利元亨人可以是有恒心、有毅力、有严明高标准、有创新学习力、有艺术涵养、品德善良、德才兼备的人。”
——利元亨周董
我们也期待着,这个死磕到底的团队继续绽放着蓬勃的生命活力。